雄安中国网讯: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5月27日宋兴国记者采写的文章: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外,雄安新区还担负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的任务。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吴唯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四大定位基础上,未来雄安新区还将担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区,以及白洋淀生态保护推进器、国家科技发展的新硅谷等多项任务。
张国华表示,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来看,不能单纯的用工程思维看待复杂的城市问题,而应该是公共政策、管理制度、社会构建等多方面手段的共同作用。
目前看,正处在规划制定阶段的雄安新区建设,仍处在严格控制阶段。以房地产市场为例,今年4月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张高丽副总理以“七个严控”表明了高层的态度。
张高丽表示,要合理把握开发节奏,坚决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入区产业,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加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为新区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对此,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认为,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如何处理好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问题,将会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大关键。
首先是人口问题,如何在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当地,实现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改善农民群体对征地补偿的惯性思维和过高预期。其次是土地制度,如何通过对土地用途、性质,划定居住、投资、开发、建设的红线,协调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利益冲突。再次是房地产,包括产业地产、商业地产在内,如何建立适度、规范且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房地产行业。最后是财政问题,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而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大部制”也被认为将会在雄安试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刘万玲此前撰文指出,雄安新区应当按照“大部门、宽职能、综合性”的原则,设置主要经济和管理部门。
河北雄安新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宝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的机构一定要和新区的定位相一致,(按照)小机关大服务、高效率的原则来组建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