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依靠北京雄厚的科研力量支撑外,央企在新区建设中的角色也是举足轻重。雄安新区的发展蓝图刚刚打开,央企已开始准备入场,布局高端制造业。中铝公司表示,要率先将拥有的科技成果在雄安新区转化,为新区建设提供轻量化、耐蚀化高新铝材,采用最环保最先进的工程技术;东方航空(600115)表示,要发挥东航优势,推进航空客运网络枢纽建设和参与物流园区建设,有力服务雄安新区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机集团也明确表示,将在新区培育发展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新兴产业装备、金融与投资等新兴业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表示,雄安新区的总体定位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央企中符合新区定位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都将率先布局,深度融入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认为,央企理应积极融入雄安新区的建设,这不仅为雄安新区带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加快充实其发展,也为央企自身提高效益和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既有利于央企化解过剩产能,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新的动能和利润增长点。
全面创新破解难题
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雄安新区还有一些待解难题:地处内陆,如何开放发展;“白纸”之上,如何高起点建设;央企迁入后,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雾霾严重,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等。国际的、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空间地理位置及商业资源聚集能力;二是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及资源结构;三是区域发展政策机制;四是生活居住环境的适宜度。雄安新区建成运行后,本地大规模的较低水准劳动力如何作为才能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的确是个大问题。因此,如何破解诸多难题,需要充分深入研究,做足功课,融入政策。
为此新区本身需要进行制度、科技、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吸引各类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指出,在雄安新区,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要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专家指出,丰富的资源支撑加上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中国硅谷”,雄安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