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的‘硅谷’”“变革的开端”“带动更大范围的发展活力”……从今年4月1日中国提出设立雄安新区,4个多月来,白洋淀畔的这片土地日益成为外媒聚焦的重点,与这里相关的每条新动态,外界都会争相解读。(8月14日 《人民日报》)
1979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划了一个圈,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由此摇身一变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打开了中国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30多年后,设立雄安新区,这是2017年春天的故事。比肩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一问世就承担着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雄安新区的建设,既要立足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大布局中,还需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是燕赵大地整体格局的科学调控。一个以“千年大计”为目标的新区,怎能不吸睛?
雄安新区在哪?成立之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找地图,确实,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以往知名度并不高,最为外界熟知的,当属白洋淀。目前规划的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距离北京、天津都仅有1小时车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便捷畅通;在生态环境方面,“华北之肺”白洋淀也有助于孕育生态优良的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虽然雄安新区现在的开放程度相对薄弱,但这恰恰意味着未来将有充裕的发展空间,可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城。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重在对外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重心从对外开放转向国内体制改革;而雄安新区的设立则表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区现在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影响未来的变化。自成立以来,在新区政府的铁腕管控下,雄安新区经受住了炒房、落户、炒车、防止落后产能项目入侵等多重考验,更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走寻常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它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雄安新区之所以“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雄安新区将通过创新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真正意义上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如今,我们充满信心地展望雄安。雄安新区因“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而生,有着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将作为一个集功能、生态、科技、创新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新枢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雄安将趟出一条属于雄安发展的新路子,在新时代书写属于雄安的改革开放新传奇。(孙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