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社廳近日印發《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實施方案》,提出2017年從省級創業扶持資金中安排1500萬元用於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工作。2018年起,根據實際安排專項資金。
方案提出,2017年完成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1萬人,確保有就業願望的培訓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2018至2020年,根據雄安新區發展實際確定培訓目標任務。
從培訓模式看,方案提出培訓機構從京津冀高等院校、職業技工院校、大型企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培訓機構中擇優確定。採取就地就近設立培訓場地、與用人單位聯合施教等形式,為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量身定制就業創業培訓。從培訓內容看,開展物業、保安、綠化、軌道交通等公共服務類培訓。開展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方面培訓。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訓,對有意願從事電子商務、快遞等行業的被征地農民開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業態培訓。開展刺繡、葦編、木雕等地方特色家庭手工業培訓。開展美容美發、西式烹飪、西式面點、旅游服務、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對有創業願望、創業經驗或有創業實體轉型升級需求的被征地農民,開展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培訓。
在暢通就業渠道方面,市場配置一批。利用河北省公共招聘網及時收集發布用工需求信息,組織開展網絡招聘會和現場招聘活動,促進盡快就業。企業吸納一批。鼓勵參與新區規劃建設的建筑企業吸納當地被征地農民就業,根據崗位需求開展訂單定崗式就業。勞務輸出一批。深入實施京津冀魯勞務協作,搭建區域間勞務對接平台,建立求職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實現人崗匹配、精准對接,促進轉移輸出就業。創業扶持一批。依托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為有創業意願的被征地農民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孵化、創業擔保貸款、注冊登記等一條龍服務,扶持成功創業。靈活就業一批。以分享平台經濟、眾包經濟、共享經濟服務成果方式,幫助被征地農民通過互聯網平台獲得就業崗位。鼓勵參加電子商務培訓和家庭手工業培訓的人員,實現居家就業或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開發一批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綜合治理等公益性崗位,充分利用騰退下來的公益性崗位,集中用於兜底安置年齡大、技能低、通過市場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
方案提出,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要強化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率,堅決杜絕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不允許挪用、擠佔、變相發放等不規范行為。對損公肥私、撈好處的行為要予以堅決問責。(通訊員費彬 記者邢杰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