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亚楠
“营改增”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降低了企业缴税压力,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更是有利的政策扶持。同时,也能促进规模以上企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是,如何落实好“营改增”工作,让企业享受到真正的实惠,是财务工作人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企业税收风险问题。在落实“营改增”政策精神过程中,需要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打好政策实施的基础。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对“营改增”政策认知有限,很多人还是处于相对传统的工作状态,不利于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相关政策精神。
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价内税包括销售收入,日常财务管理中也会特别重视这部分税收的处理。“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的事情将会更多、更全面。尤其对增值税范围之外的细项,企业要给产品制定合理的定价,否则将会带来收入减少的风险。
企业财务分析问题。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及核算工作也会因为“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而发生改变。从政策的影响程度来看,企业整体的固定资产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也不会发生明显减少,但是流动资金会发生改变,负债金额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二者比例的增加。最直接影响就是企业负债总额增加了,企业利润随之也会受到影响。在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想要达到理想的利润指标,就应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降低纳税总金额。
企业税收筹划的短板
税收筹划没有和“营改增”政策相联系。“营改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税收改革政策,主要目的是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压力,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税收筹划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然而,有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营改增”政策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要根据“营改增”政策作出一些改变,更没有如何整改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应对方案。究其原因是管理层及财务人员没有对“营改增”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在对于营改增政策的学习和领会中,要了解它的每一个细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再作出税收筹划。否则只会增加企业税收成本,导致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工作混乱而低效。
财务管理特征不明显。“营改增”应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企业从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以及税收筹化理念和实务作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容易造成管理工作中的失误,不利于财务管理手段的优化和应用。
缺乏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任何一个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风险。“营改增”也不例外,它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全面解读政策,从而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成本。比如,利用增值税发票来抵消税务开支,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长期下去,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对于此类问题,企业财务部门要具有较强的敏感意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潜在的风险问题,秉承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设置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十分重视“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只是一味地关注税务筹划问题,更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财务管理形式不统一,整个管理过程较为分散,不易集中处理,更不易展开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作。因此,就会出现一系列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充分的问题,让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变得十分被动。
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建议
突出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以前,主要是以企业营业税为主要管理内容,“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要改变税收的方向,变为增值税。在财务管理中,增值税的相关项目比较繁杂,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甚至需要单独的管理制度来处理增值税。所以,在修订的时候,要注意增值税的发票管理,注意增值税中的税金问题,要不断优化财务报表,建立专门的管理账目,确保每一笔账目都清晰明朗,防止增值税出现叠加、重复征收的现象。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管理增值税发票,在不同的材料购买中使用专用发票,为了能够统一管理,应该实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加强税收筹划的管理。加强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工作,采取多层次的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的各个重要环节连接在一起,提高办事的效率,打通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网,疏通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降低纳税的数额,减轻企业经济压力。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尽量选择资质好、信用好的供应商,以便他们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纳税金额。进而推动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适当开展一些学术交流,促进同行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彼此的发展。要坚持“营改增”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把控制度实施流程,防止出现徇私舞弊,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财务损失。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面对“营改增”政策,企业管理层要从根本观念上做出改变,才能从容面对更多潜在风险。首先要转变财务工作人员的意识,督促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政策,了解新的财务动态,把握方向,并将新政策投入企业日常经营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工作模式。(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