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伟俊浙江交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保证自身在竞争中胜出,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风险辨识、评估以及防控机制。这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其他业务以及职能部门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内涵,以预算管理为抓手,业财融合为手段,不断探索和解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风险管理的内涵分析
在行业竞争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系统。这里的风险管理指的是经济组织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下,对自身运行过程展开全面梳理和分析,形成科学化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防控机制,最终剔除企业运行当中的大部分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虽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本身具有辨识、评估风险的能力,对风险具有一定的规避作用,但现实工作中总会有一些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无法趋于完善,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总的来说,这些风险因素包括预算管理不科学、风险管理不系统、信息化管理不足、内部控制评价不完善等等。
预算管理不科学。预算管理当中财务部门需要结合企业各部门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清单,但是企业各部门缺乏预算意识,或预算过程缺乏依据,经常性以主观经验为准,随意填写预算申请表的现象比较多。有的部门领导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对企业全面预算、企业内控比较排斥,财务部门又没有做到业财融合,无法全面掌控各部门预算申请表当中资金额度的合理性,最终导致预算管理不能发挥指导作用,企业运营资金管理处在较高的风险之下。
风险管理不系统。风险管理必须要有全面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规避机制。当前,一部分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所有风险因素都具有动态变化这一特点,其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规避等工作缺乏动态反应机制,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被动。
信息化管理不足。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些风险存在于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等流程之内而且容易受到内外因素影响随时发生变化。例如人员风险就是变化最频繁的风险因素之一,它也存在于企业经营始终。目前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人员风险缺乏动态管理,不能随时随地掌握有关人员的态度、行为,无法对其工作展开评价,结果导致能力不佳、思想道德有问题的人员进入关键岗位,直接影响到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安全性。例如一些企业财务和出纳卷款逃跑,这便是人员风险的体现。
内控评价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要实现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必须要有灵活而科学的内控评价体系,帮助管理人员动态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目前,一些企业缺乏高效的财务内部风险控制评价模型,而且精于建模的专业人员较少,无法保证内控评价机制发挥总结、指导的作用。
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以预算管理为抓手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认真分析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难发现预算管理是该体系的核心,故而抓住预算管理工作将其作为重要抓手,能够有效打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屏障,实现业财融合打造出高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部门在投融资、运营资金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为了确保企业各部门理解和配合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组建预算管理工作组织架构。企业要建立预算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由预算管理办公室联合财务部门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在一年一度的预算编制当中,认真了解本部门资金使用情况,如实填写合理的预算额度。
第二,提高激励,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预算管理。为了让各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要在结合企业长远规划以及近期发展目标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部门业务特点形成激励机制。即:在部门提出合理化预算额度的前提下,如果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超额完成任务,同时预算有了结余,可以作为部门奖金形式发放到该部门所有岗位。当然,财务部门、人力资源、内部审计需要充分介入进来,避免各部门在利益驱使下出现作假行为。
以专业化财务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第一,专业化财务管理指的是积极培养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来全面挖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内控成本超过内控收益风险、企业内部集体舞弊风险、大概率事件带来的内控风险、人为错误风险、管理越位带来的内控风险、社会大环境带来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等。企业只有通过管理会计不断挖掘风险源,才能充分辨识风险、有效评估风险,将其划分为科学合理等级,然后有效地形成防范措施,将内控风险降到合理水平,保证财务内部控制效益最大化。
确保企业财务部门实现业财融合。首先是以全面预算为抓手有效实现业财融合。其次是通过紧密的培训树立起所有人员业财融合意识,保证每个部门拥有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意识,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再次是优化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规范资金、资源、资产使用流程,确保财务部门的地位得到提升,使其成为企业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以信息化管理为保障实现动态风险监控。第一,财务部门要积极融入ERP系统。财务ERP系统拥有强大的决策管理功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将财务管理触角深入到各个部门,故而是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业财融合的基本工具。
第二,财务部门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部门要将各类风险分类并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指标,然后在财务系统中融入预警机制。当一些风险指标达到了设定的阈值,系统便会发出预警说明风险类型、风险等级以及风险规避措施。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告别了风险管理被动历史。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警当中要将存在于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当中且变化频繁的风险因素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第三,要培养财务人员信息化素养。企业要面对财务部门发起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力争所有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以ERP为代表的先进财务软件,这是引导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变的关键一环。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提升内控评价质量。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要围绕风险管理来展开评价,即改变以往单独以企业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式,要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业务特点、产业链现状等围绕投融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内控成本超过内控收益风险、企业内部集体舞弊风险、大概率事件带来的内控风险、人为错误风险、管理越位带来的内控风险、社会大环境带来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等形成具体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标准来挖掘风险、明确风险种类,充分获得风险管理的主动权。
为了使内控评价工作顺利实施,要成立专业评价部门由专业人员来负责具体工作流程,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在评价过程中要保证各部门信息通畅,要确保管理会计发挥功能作用,通过全员参与、全面评价挖掘出财务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短板、盲区。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投融资活动、运营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等工作有效推进的前提。企业处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类风险影响。所以财务内部控制中需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预算管理为抓手、以业财融合为手段,以有效的风险辨识、评估及规避为主要内容,全面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