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耀晨
果断停止各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矿山开采项目,以生态型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快速脱贫和共同富裕,山西灵丘县8年来的全域有机农业发展经验证明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今年67岁的张英枝是独峪乡大兴庄村民,也是当地发展有机农业的活跃人物。2016年,他前往上寨镇听了一次有机农业的报告后,着手把自家耕地改造为有机农田。
2017年,张英枝以羊粪和饼粪种植的10亩有机谷子总产量5280斤,亩产量和价格都超过了施用化肥的普通小米。2020年,张英枝带头成立合作社,把有机田面积扩大到120亩,还修建了碾米房,初步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有机产业链。
从车河有机社区所在的红石楞乡,到上寨镇、下关乡、独峪乡和白崖台乡,包括了四乡一镇的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中,涌现出很多像张英枝这样理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有机农业带头人。
在这个年龄段的农民看来,专家们介绍的有机农业说到底就是祖祖辈辈以农家粪肥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发展有机农业他们有先天优势,是实现个人和集体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路子。
在当地人的记忆中,早在山西矿产仍处于兴盛时期的1991年,灵丘县就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但是有70多个贫困村的人均年收入一直未能有大的突破。
2014年,灵丘县以上、下车河行政村为突破口启动全域有机农业建设,一场巨变由此拉开了序幕。2015年,车河有机社区的数十户农民率先实现集体脱贫。2019年,灵丘县比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2020年)提前1年退出贫困县行列。
从1991-2013,灵丘县整整戴了22年穷帽子,为什么能在2014年以来的8年间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归根结底,坚持走全域有机农业和就地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关键,从县委、县政府到农村群众的思想解放是动力,一位农业专家说。
有机农业运动的源头在中国
灵丘县开展的全域有机农业实践,近年来受到各级领导人的关注和肯定。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山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正是精耕细作的中国农耕文明在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种植环境中的一个代表性分支。
不只是山西的有机旱作农业,一百多年前,中国各地的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就已成为欧美农业官员和科学家研究的对象。
这些研究者希望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因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这种恶性循环往往是不可逆的。
在公开的国际有机农业发展和运动史料中,有机农业运动的起源最早被追溯到1909年。
当年,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的King经日本来到中国。King深入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出版了《四千年的农民》。在这本书中,King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土地肥力。
中国有数千年兴盛不衰、而且维护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和农耕文明共同体。King的这本书传递的信息深刻影响了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Howard。
上世界30年代初,Howard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他率先倡导发展“有机农业”,为人类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有机食品”。
1940年,美国人J.1.Rodale把Howard提出的“有机农业”理念转化为个体经济实践,他在宾州库兹镇买下一块约25.5公顷的土地,开始有机园艺的研究。
1942年,J.1.Rodale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该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有机农业在实践层面的一个研究成果。
此后,经过30余年有机农业实践后,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于1972年成立,简称“有机联盟”。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有机联盟被视为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决策者。有机联盟围绕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四个发展原则,其要点如下:
健康原则:有机农业应当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健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加以维持和加强;
生态原则:有机农业应以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为基础,与之合作,与之协调,并帮助其持续生存。
公平原则:有机农业应建立起能确保公平享受公共环境和生存机遇的各种关系。
关爱原则:应以一种有预见性的和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当前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时保护环境。
有机联盟还制定了“有机保障体系(OGS)”和“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其中,有机保障体系(OGS)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贸易,支持有机完整性,并保障消费者利益。
在市场上和贸易中“有机”产品数量迅速增长的形势下,OGS起到了为市场中产品的有机完整性提供保证的作用。有机保障体系(OGS)通过为全球有机生产和加工提供共同的标准以及共同的验证和市场识别体系,将全世界的有机农业联合起来。
有机联盟的成立推动了世界有机农业运动的发展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变。近年来,有机农业已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和种植者数目亦逐年增加。
虽然,从有机农业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农业堪称“有机农业”的“鼻祖”,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有机农业被认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89年,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其时,中国还没有大面积发展化学化农业。
据《2013-2017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2003年后,随着《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工作的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共有26家,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800张,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4000多家,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60万公顷,已名列世界第二位。
自1909年以来,历经110余年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发生和灵感深受中国智慧的启发,其源头和基因就在中国数千年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共同体中。这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平型关智库以及参与过7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们不断强化的共识。
推动“车河模式”走向世界
一个人、一个地区能依靠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好处,而思想解放的方法就是在优势视觉下重新认识自己的独特资源和发展道路。
山西灵丘县就是在全域有机农业的框架下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与现实,通过7届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把自己塑造为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定不移的传承与创新者。
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端,距首都北京只有283公里,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7年底,全县有70个贫困村,有贫困人口20,663人。
自2013年起,灵丘县率先探索了一种联合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三位一体”的有机农业扶贫模式。灵丘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年)》,选择南山区四乡一镇(红石塄乡、上寨镇、下关乡、独峪乡、白崖台乡),规划建设1185平方公里的连片有机农业示范区。
2014年,红石楞乡的上、下车河政村合并成立了“车河有机社区”,成为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建设的突破口。
此前,车河村共有81户173名村民,其中贫困人口共有32户77人。2007-2013年连续多年,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始终在2300元上下徘徊,在其所在的红石塄乡居于中下等水平。
但是到2014年启动有机社区建设后,车河村仅土地流转金一项的人均年收入就高达3217元。2015年该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5,000元,32户7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为全县第一批退出的贫困村。
不仅如此,上、下车河村还成为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7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分会场,华丽转身成为国际有机农业领域农业院校和专家们的研究对象。
车河模式,以及灵丘有机农业园区之所以能成为中外农业专家们连篇累牍、将其置于人类突破现代文明困境的高度和背景去研究和阐述的对象,正在于历届灵丘县委、县政府将历史资源、专家智库、区位优势、政策机遇以及农村、农业发展主体与有机社区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高度协调和系统把握的智慧和定力。
从历史照进现实的灵丘精神
全程指导和参与车河有机社区建设的胡跃高教授认为,灵丘之所以能从2600多个中国的县域脱颖而出,跟敢于和善于挑战困难的灵丘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据史料记载,灵丘县以赵武灵王墓地而得名,也是平型关战役发生地。
赵武灵王,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倡导者,他把中原地区传统的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改为后来短衣窄袖;将步射改为骑射,从而顺应了由“步战”向“骑战”演化的新军事“专业化”发展趋势。
武灵王做出这场伟大军事变革的重大决策之前,只开了5天“研讨会”。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是如此记载的:“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说到平型关战役,则更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八路军出战后取得的首场胜利。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取得胜利。此次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
赵武灵王善于将与时俱进的破局精神跟专业主义相结合,林彪更是一位崇尚军事专业主义,善于精细化掌握大数据信息应用于实战的军事专业主义者。
对于专业精神的尊重和专业资源的挖掘,是他们留给灵丘的宝贵思想资源和干事创业的传统。
当历史的巨轮进入2013年,灵丘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大笔一挥设立1185平方公里的有机农业园区时,他们也把中国农业大学、平型关智库,以及车河国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所聚集的中外专家和同行们的创新理念与专业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这不只是历史的巧合,更是以地制宜的精神传承与创新。
当灵丘县委、县政府从思想解放层面重新认识这两处历史遗址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顿时感觉——灵丘原本就不是一个“贫困的小地方”。
2014-2021,一个以中国北方小农村命名的,连续8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与会嘉宾和专家们,对于车河思想、理念和模式有着多种维度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