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家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活力方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对国家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国际竞争优势的增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一为新质生产力的产生逻辑。新质生产力是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生产力新形态,是由“高素质”劳动者和“新质料”生产资料构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适应新时代、新产业需求,并为高质量生活服务。其二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新质生产力以“新”为起点与核心,以“质”为锚点与关键,以“生产力”为发力点与落脚点。它结合历史经验并顺应时代潮流,是基于现实条件提出的新话语,具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性、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以及新产业赋能的前瞻性。其三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及数字化转型均能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
可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中,高标准的前沿科技创新是其核心驱动力。然而,对于IPO公司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IPO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承受较大压力。技术创新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支持,但IPO公司在上市前往往资源有限,难以在研发领域进行充分投入。其次,技术研发本身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IPO公司在面对研发失败的风险时,可能会踌躇不前,从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注册制改革为IPO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望缓解其面临的困境。其优化了IPO公司的融资环境,提高了首轮融资金额。在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更加注重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当前的财务状况,这使得具有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IPO公司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方面,注册制降低了IPO门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环节,提升了上市效率,使拥有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但传统指标不符合核准制上市标准的公司,能够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引导资本市场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在新的上市规则下,投资者对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IPO公司更加关注,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有效缓解IPO公司的融资难题。
注册制改革将会促进IPO公司科技创新、提高融资金额,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直接或间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IPO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此,我们将从科技创新、融资效率及信息不对称三个视角,解析注册制对IPO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填补微观企业层面研究的空白,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理论分析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册制背景下监管部门将选择的权力还给市场,不再对IPO公司进行实质性审查。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发行取决于市场认可而非行政批准。这一机制从根本上阻断了IPO发审环节的权力寻租问题,降低了企业为维持寻租关系所耗费的资源,使其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创新,从而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注册制“还权于市”强化了市场资源配置。在注册制下,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企业才能获得融资支持,这倒逼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以赢得市场青睐。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
再次,注册制改革优化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通过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使我国资本市场板块结构得到优化,各个板块定位清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的融资服务,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同时,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最后,注册制背景下,监管部门将企业上市后的持续性监管作为工作重心,并且加大处罚力度,迫使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发展能力,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以保持长期竞争力。由于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注册制通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效推动了IPO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以及新劳动对象等新要素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资本市场是信息驱动的市场,通过持续的制度性改革,我国资本市场已逐步完善其信息聚合与要素配置功能。
一方面,资本市场作为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本身就包含了金融资源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优化,加之注册制改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要素价格,并向投资者和管理者输送有效信息,提升资本在企业与项目之间的配置和流动效率,从而提高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存续能力。有研究表明:在注册制背景下,我国更多资本要素流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高企业。
另一方面,在企业信息披露有保障的前提下,企业的股价是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注册制改革改善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促进资源配置效率。
融资效率视角
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满足“人才引领、科技驱动、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同时需要企业持续且长期的资金投入,对企业现金流提出较高要求。注册制通过提高企业上市概率、缩短企业上市时间以及减少企业上市成本的三重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风险投资者入股新股上市公司,提高IPO公司的融资金额,为IPO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政策建议
注册制改革能够促进IPO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但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当坚持推进注册制改革深化发展,不断完善注册制改革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促进效应得以持续、稳定地释放;应当不断改善IPO公司的融资渠道,提升IPO公司的融资效率,为其科技创新提供稳定持久的资金支持;应当加强对IPO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严厉惩处披露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的行为,提升监管水平,提高IPO公司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