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书院
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借助先进的技术,融合现代化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和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的党建工作同样如此。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党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有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互联网+党建”符合年轻人的认知习惯和偏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培养基地,理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当下,高校和教育机构引入现代化网络设备,网络平台的构建也日趋完善,这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借助这些现代化网络设备,学生对于党建的学习也更加方便和快捷。
在传统意义上,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党建教育内容讲授为主要形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党建教育内容如果缺乏新意,与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和认知方式有较大差异,会导致党建工作于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应付心理,这会严重影响到党建工作的宣传和普及。
00后被称为“互联网催熟的一代”,他们是玩转网络的达人,从小就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互联网,他们更容易找到圈子和组织。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偏好。
“互联网+”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注入新动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开拓了思路。当下,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的普及和深入,“互联网+”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动力。
通过“互联网+党建”这种全新的模式,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平台,不仅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也为后续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互联网具有覆盖面积广、影响力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开展,使高校党建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在校园网中营造了积极学习党建的氛围。在此氛围下,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观念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互联网+党建”,将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与高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合,充分展现了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培养基地,近年来许多高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高校的党建工作的教育力度不够,如何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互联网+党建”的融合,可以有效创新落后的工作模式,完善党建工作开展机制和管理形式,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此外,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能够让高校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可以更快更好地补足短板,有效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互联网+”背景下
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现状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将网络和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工作人员互联网知识欠缺,思路创新不开阔,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方式保守、手段单一导致的。即便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当前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创新,但依然没有给予“互联网+党建”工作足够的重视。
此外,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宣传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喉舌和利剑,对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才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一些高校党建工作缺乏经验总结和宣传,宣传模式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无法满足高校师生的真实诉求,影响了党的优秀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互联网+”背景下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模式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人员,需要转变思路,要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及新时期党建工作趋势,树立“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意识,为高校党建工作探寻新的思路和方向。
具体来说,高校管理者要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同时也为“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提供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只有积极提升党建工作人员的网络技能、树立创新意识,才能推动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党建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全面提升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力,最终不仅要练好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也要打通关键枢纽,使高校党组织成为贯彻执行党的决策部署的政治核心。
此外,高校的党建工作还要主动探寻新形式、新平台和新思维,使高校的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个性化需求相匹配。恰当的党建宣传可以更好地引发师生对党的政策、思想等内容的认同感,激发高校师生政治生活的“使命感”。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当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党建宣传工作,完善党建网站平台,结合大学生喜好和认知习惯设置宣传窗口,增强党建宣传工作影响力,力争做到紧贴实际、硬件达标、内容全面、满足需求。
新媒体来势凶猛,补救了以往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某些实用功能,也代表了媒体发展越来越尊重个体需求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借助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微信、微博或短视频平台开展党建宣传,形成潜移默化的互联网党建思维。
要想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还要注重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运用新媒介、新机制、新手段,将传统党建与“互联网+党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促进师生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
比如,线上互动时,可以安排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党员干部,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此时,线下互动成为了线上教育工作的延伸。线上线下结合,发挥1+1 >2的叠加效应。
再比如,党建工作人员可以在线直播或者举办线上思想交流活动,学生能够以在线观看的形式了解党建内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打造“移动课堂”,做到线下有实景,线上有直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方便地学、交流着学。“线上+线下”的融合,有效实现了党建学习全覆盖,也尽量减少了人员聚集。
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和不良信息,大学生认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做好网络监督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党建网络环境。依托网络平台,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网上阵地”,提高党务工作者开展网上党建工作的能力,让党组织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互联网+”的大环境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带来更多可能,高校党建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互联网+”为新时代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党建工作力度,积极转变思想,借助互联网,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党员管理服务效率、拓宽党组织宣传教育渠道,使学生不仅能够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还能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互联网+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