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颖江西省政务服务中心
近年来,我国已把数字经济发展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并逐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此举旨在解决之前政府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加速数字化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我国正加强对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以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提升处理效率,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便民服务应用创新不足,公众接受度有待提高。便民服务在应用时未能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众需求进行创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融合推进迟缓,缺乏新型服务流程,创新动力不足,未能充分体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数字化优势,导致公众对便民服务的准确性和便利性缺乏信任,进而降低了其接受度。
便民服务重基础轻应用。在便民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重视基础数字化服务建设,但却未充分关注这些技术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目前,政府服务领域在运用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系统时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于农民工、老幼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定制化需求还存在很大缺口。
优政服务整合共享能力需提升。在推进优政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核心在于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并共享相关信息与资源,以实现各地政府及不同政府部门间的网上协同办公,从而提升政府对公众的服务效能。然而,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信息整合共享方面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许多政府部门未将社会信息资源公开,政府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也有待提高。这导致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受阻。因此,不少政府部门在办理公众业务时仍使用各自的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
国家、省、市数据互通机制不畅,制约政务服务整合发展。数字化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实现数据的合理共享与应用。然而,当前国家及省、市间的数据互通机制尚待完善,仍存在数据部门化、部门数据个人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导致政务处理过程中常出现数据重复或者难以搜索相关数据的情况,进而延长了政务办理时间。此外,数据互通机制的不协调也使得大量数据处于分散状态,不利于政务服务的整合发展。因此,当群众办理政务需要多部门信息时,往往需要在各部门网页间多次跳转查询。
缺乏公众参与的评价体系,限制了便民服务的使用效果。在现阶段的政府服务部门便民服务建设中,部门往往各行其是,缺乏公众监督。由于公众难以获取便民服务发展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因此他们无法有效参与评价和监督,这导致政府便民服务无法结合公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和发展,进而无法满足公众的期望,因此,政府便民服务在公众生活中的实用效果大打折扣。
“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利用大数据推动创新,重塑政务服务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远变革,显著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政务服务体系,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因此,政府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重塑政务服务模式,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推动模式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负责部门应当在原有政务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增加线上身份认证、网络支付、电子版证件照等新型服务,以实现服务体系与大数据的深度整合,这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增强业绩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此外,负责部门还应根据网站建设和服务评价的现状,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公众监督。例如,可以搭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平台,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等,通过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内容的了解,进而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负责部门还应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建立线上监管体系,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确保服务信息的透明度,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发展。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负责部门应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重构服务平台,简化行政审批、税务金融、工程建设、公司开办及行业许可证办理等服务流程。新服务模式需全面覆盖资料提交、证件补办、服务受理及退回等各环节,提升信息审查、费用缴纳、证件领取及通知发布等工作效率。通过精简审批路径和办理流程,全面加强政务审批服务,从而为公众节约时间。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设立数据信息处理中心,确保工作人员能即时整理零散的政务信息,清理无用数据,释放更多信息空间。进一步地,结合大数据技术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内部治理与外部服务的有效连接,提升信息处理效率,推动服务业务统一协调,从而优化信息建设服务流程。
加强数据互通,全力推进资源整合共享。为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互通与资源整合,负责部门应首先建立数据接口,连接政府平台与国家系统,以确保数据交换的时效性。例如,通过搭建数据交换前置库,实现信用系统与政务审批平台之间的跨部门对接,从而提升信息交换效率并降低平台改造成本。其次,以批量数据的导入导出为突破口,结合数据隔离交换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即时抓取,提升数据表填写速度,并进行数据表单信息的批量处理。通过这一方式,可以简化信息交换的步骤,进而提升业务信息处理的速度。在自建业务系统对接上,负责部门需构建线上交流平台,连接项目申请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和业务办理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一体化运作与服务机制优化。负责部门应秉承创新、开放、绿色、协同的政务服务理念,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服务环节,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中心,以优化政务生态环境。通过增强政府的数字信息识别能力,实现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遵循《“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等规定,制定具体的业务操作与绩效考核方案。以技术为支撑,推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协调一致,致力于构建主动服务型政府,从而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度和便利性。同时,面向社会和政府内部,积极探索问题解决路径,集中服务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以完善服务机制。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业务创新,建立公众服务评价体系。负责部门应依据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结合公众的实际需求来推动业务创新。例如,可以借鉴政府能力评价理论,设计概念清晰、明确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既相互独立,又避免内容重复,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同时,负责部门可采用横向与纵向比较等方法,明晰各评价指标间的差异,从而更精准地评估服务能力,确保公众服务评价的连贯、可比和权威。通过构建和优化服务体系,可不断刷新业务内容。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将不断融入新技术和新知识,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并积极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政府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明确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从而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政务服务向数字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