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逸龙 广东华兴银行湛江分行
相比大型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集中度更高,因此潜在的风险也更大。然而,商业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更应注重对操作风险的规避和化解。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柜面操作风险,以有效防范与化解风险,避免声誉受损。
柜面操作风险的成因具有多样性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与内部流程、员工行为、系统缺陷或故障,以及无法预料的外部事件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引发风险。柜面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复杂性、破坏性和可控性四个特征。首先,操作风险主要源自银行内部。其次,操作风险的成因多样,可能由员工的道德风险、银行系统问题或多种因素共同引发,导致情况复杂多变。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操作和管理层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容易因流程不完善、信息不完整以及风险管控措施不够科学,影响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与现实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员工工作作风松散,缺乏职业操守,造成员工工作机制失效。
城市商业银行因何引发柜面操作风险
柜面人员风险意识不足。银行对柜面人员的考核主要聚焦于服务质量和差错控制,在严苛的服务要求下,为避免客户反感,柜面人员在核实客户开户意愿和转账目的时,往往只是走过场,缺乏深入预防、识别操作风险的警觉性和能力。同时,由于差错率考核较为严格,许多员工倾向于“少做少错”,没有充分履行识别风险的职责,在业务操作中显得过于盲目。此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业绩指标在考核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相较于操作风险管理更受重视。当业绩增长和操作风险管理产生冲突时,管理人员往往会选择忽视操作风险。因此,员工为了达成业绩目标,可能会忽视操作规范或简化关键操作步骤,从而加大了操作风险出现的概率。
柜面人员配置不合理。近年来,随着网点撤并和人员精简,不少城市商业银行网点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加之需要配合业务团队的营销,部分网点的柜员甚至无暇休息,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这会导致办理业务时出现差错的概率大大增加。其次,许多网点并没有真正落实轮岗制度,不仅增加了操作失误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还削弱了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当遭遇突发事件或人员短缺时,缺乏轮岗经验的员工往往难以迅速适应情况并支援其他岗位,进而对整体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受限。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对各类业务系统的开发和优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总的来说,由于技术投入不足,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行上很容易遭遇“瓶颈”,难以有效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其业务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加大技术投入、增强系统开发与优化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提升柜面操作风险防范能力的举措
加强合规建设,调整考核重心
为有效管理柜面操作风险,城市商业银行要在加强合规建设的同时,摒弃陈旧思维,对柜面人员的考核机制进行革新,通过绩效激励引导员工将工作重心放在风险管理上。
首要任务是调整考核指标体系,力求在服务质量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具体而言,应将柜面人员的考核范围从以往的服务质量和差错率,扩大到涵盖风险管理意识和操作风险识别能力等多个方面,确保风险管理的权重不低于服务质量和业绩指标。同时,加大对合规工作的考核力度,激励员工在核实客户开户意愿和转账目的时,能够更加认真履行职责,从而全面提升柜面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
其次,城市商业银行要致力于优化流程,切实减轻员工的操作负担。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对业务流程进行精简与优化,剔除不必要的操作步骤,以此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同时,还要完善智能风控系统,减少人工识别的工作量,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双重提升。
最后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识别风险。同时,还要优化问责机制,对于因疏忽大意引发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员工,依据规定给予相应处罚,以此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加强内控,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根据审计和风险事件分析结果,持续改进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合规体系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优化员工配置,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根据业务量合理调配柜员数量,确保柜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减少因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同时,银行应加大对柜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实践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关注应届毕业生和从业年限较短的员工。通过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开展业务模拟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全面提升柜员的业务素养和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推行导师制或轮岗制度,让新员工能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提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
落实现场检查有效性,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根据业务种类和对应的风险等级,银行应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确保覆盖所有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将定期审查与突击检查结合,提升监督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查工具和技术手段,如数据分析软件、监控系统等,以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确保检查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银行应制定透明的检查流程,并明确检查的具体步骤和标准。检查结束后,需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同时密切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此外,银行还应定期组织风险控制和合规培训,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合规操作能力。通过定期组织风险案例分享活动,深入剖析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使员工能够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减少人为差错
银行应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智能风控模型。该模型能自动评估每笔交易的风险水平,显著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度。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客户交易行为和柜面人员操作习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同时,银行应部署先进的智能客服系统,以此减轻柜面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强化风险管理的协同性和全面性。为了保障柜面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银行必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补系统漏洞,防范潜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