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企业资讯>正文
  • 车河模式的7点探讨:希望与优化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雄安中国网 2021-11-11 13:37:30
  •    经验主义、区域和产业局限的束缚

      可进一步解放

    香袋.jpg

      黄万盛

      我对灵丘寄予希望,希望灵丘在建设上有所突破,尤其是社区建设上面,要有三个突破。

      第一个是经验主义的突破。我参与了北京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还有其他的一些学校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很多次讨论会。

      在这些讨论会上我得到的一些信息:当我们讲邓小平农村改革的时候,不同意的人讲出来的是毛泽东的合作化;当我们批评毛泽东合作化过程当中的一些缺失的时候,支持的人们举起来的是邓小平的农村改革。

      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都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深刻的教训。

      现在我们要解决复杂得多的问题,包括农民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政府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我们一定要突破经验主义的局限,不要在经验理论上讲这件事情该怎样做。传统、优秀的东西要保留,可传统不是我们唯一的行为标准。我们需要在目前的条件下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寻找最好的资源配置。总而言之,第一个突破希望在乡村工作和建设过程当中,自觉地突破经验主义对我们的束缚。

      第二个突破是区域的突破。因为市场化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在任何一个地区建设的时候都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区域意义上的东西,所以灵丘这事情做成功了对整个人类都有意义。区域、产业形式以及政府职能的局限性,都可能影响和妨碍到我们的事情,所以我讲区域概念的突破,要有一些国家视野和国家担当,也要有一些大农业和大经济的关怀。

      第三个突破是产业局限的突破。农村一般都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其在产品价值系列当中是非常低端的。我们一定要突破传统农业局限,第一产业的局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我们要在有计划地配套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加工业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突破种植业和养殖业给我们带来的产业局限性,把产业形态充分化和多样化。

      然后,要把三个突破结合起来,比如区域的突破跟产业的突破。可以把灵丘和车河作为我们的主战场,但是不妨碍我们去开辟第二战场、第三战场。只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社会的超级繁荣,我们应该充分敞开我们的想象力,把灵丘的经验带到四面八方。

      产权制度、利益主体、社区治理

      可进一步探索完善

      朱启臻

      1、对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车河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破题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实现路径,工商资本的投资拉动作用与盈利模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集体林权、生态补偿、财政补助等制度创新,保持农民综合收益长期性、稳定性的制度设计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避免和减少风险的制度措施。为灵丘有机农业园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制度创新提供典型经验。

      2、探讨各个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实现形式。既要实现公司的利益,又要探讨集体资产权益额实现形式,特别是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明确政府的责任。首先要根据车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有机农业种、养业比例,提高有机农业的产业基础承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构筑资金、知识、人才密集型新业态。通过构建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价值链,提升社区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承载力,农民致富,企业获利。其次,要总结车河社区土地整理、开垦的经验,争取国家各项补贴政策和专项投入。再次,要把各方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关系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

      3、研究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问题。新的产业、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文化与之相适应,需要创新农民组织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因此,围绕有机社区概念,要教育村民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帮助村民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与发展能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新型社区。

      集中居住带来的相关影响

      可继续探讨解决之道

      朱启臻

      其一是生活成本上升。农民住上楼房后,水电、燃气、取暖、物业管理等费用增加了农民负担。集中居住后,农民基本失去了家禽家畜、瓜果蔬菜、果树林木、家庭手工等庭院经济收入。农民反映,以前吃的蔬菜、粮食、禽、蛋等多数可以靠自给自足,现在主要靠市场购买去解决,政府虽有些补偿,但不是长久之计。

      其二是一些传统文化传承遭遇困境。过去,烧柴用大铁锅做饭,如今用天然气小锅做饭,时间节省了,也干净了,但有些地方美食却做不出原来的味道了。农民反映说,当地有道美食“溜猴”,只有在柴火锅里才能做得出来,用煤气灶的小锅是不行的。丧葬习俗也成了问题,原来有院落,丧事在自家院落里举行,如今没有了院落,很可能把棺材、花圈摆在邻居门前,不符合传统习俗,容易引发矛盾。

      其三是农家生态风貌消逝。原有的记载农耕文化的羊圈、牛棚、石头民居、乡村肌理、农家院落等农村生态特征,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特色建筑,被水泥楼房取代,乡村传统人文特征有可能被现代文化淹没。

      车河有机社区弥补这些问题的方案是建立公共食堂,设立传统的柴火锅,一方面可以满足村里鳏寡老人就餐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村民做传统农家饭的需求。建设村落公共礼堂或活动中心,提供村民聚会、举办红白喜事的场所。建设乡愁馆,整理和保存乡村文化,满足人们怀旧需求,也成为教育年轻人的重要场所。此外,村里合作社发动村民在集体耕地上义务种菜,把蔬菜分发给村里所有农户,特别是使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户也能享受到合作社的“福利”,除了促进就业,义务种菜还具有凝聚村民的作用。

      制度创新、人才培育、市场开发

      可进一步优化空间

      张正河

      制度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保证,有很大优化空间。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城市化率由17.9%上升至58.5%。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这一切都源于制度优化以及制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而灵丘(地方志记载)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村政策优化对农业产出的巨大作用。

      很多人重视硬技术,这是正确的,但不应该轻视软技术,如制度创新与嫁接改良、产权关系的优化等。请参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来理解政策、制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各种管理制度正在经历变革,如与居住形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村治理体系的优化;健全完善县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推进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销衔接;探索创新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等。

      具体操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产学研会协作,党建村委企管社区协调共管,产权、收益、积极性平衡,农民、合作社、企业各自的积极性,危机预案设计与应对制度等。

      人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需要大力培育。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劳动力流出严重,只剩老人、病人、妇女、小孩,这是对乡村振兴的最大挑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人才问题。当前,引才难、留才难在农村最为普遍,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应该着力培育一懂两爱的实用人才。

      培育农村经营人才,可以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培养农业经纪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协调农业经纪人县、镇、村三级站点场所建设等服务。企业负责选聘有文化、有道德、有志向的农村青年,培育农村经营人才为致富带头人,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开放乡村旅游等,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培养村级带头人,除了提供优质学习和锻炼平台外,还应该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吸引优秀人才回乡来乡。如何把想干能干的人引进来,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科学构建实际、实用、实效的课程体系,让村民从“等靠要”的“要我致富”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致富”。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现由“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变,从“靠体力吃饭”向“靠技能吃饭”转变,真正培育出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特色、有专长、有证书、有能力的劳务品牌队伍。

      重点用好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团支书、村中精英乡贤、家族长老、小家庭中的妇女等几类人,这些人对村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风文明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有机农业志愿者的力量。

      好东西不好卖怎么办?

      由于有机农业是自然生长,品相差异大,作为普通消费者,自然会选择长相匀称的普通农产品。市场未被打开,有机农产品市场信任还未建立,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

      灵丘有机农产品营销需要整合多种资源和渠道,引入新的理念。主要方式(已用的和未来可试用的)有以下几种:

      会议宣传。2013年规划宣讲会,让干部群众知道将要做的事业;2014—2020年连续召开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专家推介。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与专家始终在推介。

      灵丘全民推介。政府上下一直在推介。

      公司定向广告。与其辛苦往外销,不如潇洒引人来;大客户协议。

      可借用米其林标准化服务模式。

      车河发展有机产业经验可概括为几句话:

      尊重科学(以正合:道地、规律、产业)

      勇于创新(以奇胜:IDEAs、独特、品牌)

      坚定目标(规划产业不要随意改动)

      重在实干(抓服务、抓实用人才、定激励制度)

      通过产业选择、培育、定向营销、产权模式及制度优化等,实现有机农业强起来,车河社区美起来,车河农民富起来。

      某地有效的做法不可照搬,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做有机产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有机社区,而是在合适的地方,找到并培训合适的人,引入独特的经营理念,设计合乎人性的组织和制度,做顺应时代、顺应潮流的农事。

      多元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发展、融合模式创新

      等可进一步突破

      朱启酒

      尽管车河社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在多元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发展、融合模式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车河村农户、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影响车河村发展的三个经营主体,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车河村的发展如何决策,如何发挥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作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尚需进一步探讨。尽管目前成立了统筹三方的党总支,其职责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依然需要明确,特别是如何发挥村党总支的堡垒作用,实现三方共赢,需要进一步破题。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车河村建设情况来看,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还有巨大空间;外来的帮助有可能导致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主体培育尚待完善。

      车河社区目前经营主体有公司、合作社、农户。在社区发展初期公司处于主导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后期建设过程需要研究如何变公司主导为合作社和农民主导。目前的合作社承担了流转农民土地平台的作用,合作社将土地承租给公司后其作用明显减弱。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雇用农民种地,给农民发工资,加重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产业融合发展亟待创新。

      车河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打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车河模式,形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商品营销等多种业态,但这些业态没有实现有效融合,有些业态尚待发展,如民宿业、休闲农业、农家特色餐饮业等。

      文化创意不足。

      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高级阶段就必然依托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车河村历史悠久,当地文化特色明显,当前很多特色文化未得到充分收集汇总,未有效与乡村旅游、饮食、民俗对接,导致社区文化特色不鲜明。需要结合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乡风文明,凸显乡村文化特色,丰富车河社区产业的文化内涵。

      8个改革难点可探索进一步突破路径

      李  波

      法规性局限。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注册的“灵丘县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没有赋予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的全面管理职能。例如,生态旅游产业就突破了“有机农业”行业的界限,使得委托合作社经营资源性资产的权责不对等。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基础设施投入所形成的财产,某个专业合作社是否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或部分权利,同样具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性障碍。

      对策建议:组建合作联社。参考国内其他地区村社一体实践,在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框架内把“灵丘县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改造成为“灵丘县道自然土地专业合作联社”。以生产资料为特征的合作社超越了按行业划分的界限,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面管理农业经营的“总社”职能。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员意愿和专业发展需求,可以自愿组成各个不同专业的合作社,例如,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有机羊专业合作社等等,由联社统一管理,条件具备时可以跨区域经营。

      一体化区别。村社一体主要通过全体村民入社的方式实现,村民变社员,社员变股东。身份的多重性容易模糊权限,全体村民大会作为村委会最高权力机构,与全体社员大会作为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于构成成员的同一性使得农村产权归属变成了村民/社员左口袋倒到右口袋的事情。尽管如此,农村集体所有权并不因为村民/社员身份的双重性而“当然”让渡给合作社,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资源性资产、国家投入积累等必须履行发包、委托等手续,依法赋予合作社经营权。

      对策建议:规范权属职能。严格按照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应形成村委会、合作社的权利归属与行使范围,依法依规履行发包、委托等土地流转手续。

      主体性问题。“三权”分置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得以体现,并由此获得转让/股份相对固定的流转收益,土地经营成果的好坏与农民脱钩。动能转换机制如何保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什么方式体现农民在农业经营的主体地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策建议: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在就地城镇化实现之前是一个大趋势。车河社区2015年全村脱贫,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6000元以上。车河有机社区已经部分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就生活的便利性、单纯经济收入和就业尊严等判断,似乎还不能成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必然因素,外出打工人口回流并不明显。相反,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招聘职工人数不断上升,目前相对稳定的在册职工人数五十多人,其中,新招二十多人在生态旅游岗位工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员的构成已逐步趋向于外来就业人员为主。发展是硬道理,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原住民或者新农人共同成为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并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人事变动影响。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及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或分别由不同人员出任,对于保证产业开发经营的连续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一肩挑有利于集中决策,但不利于相互监督;分别出任有利于民主决策,但容易造成推诿扯皮。

      对策建议:完善法人治理。目前,车河社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与合作社理事长均由一人担任,建设初期阶段有利于调动资源,配合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规划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与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防止一肩挑和人事变动影响发展的连续性以及损害新型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利益性冲突。合作社以土地和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权与公司的资金合作经营,合作社收取租金和固定比例分红,不参与具体经营,容易在具体经营活动中产生利益冲突。

      对策建议:生态资产交易。生态资产评估与交易是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备条件,在现有合作固定比例分红基础上,根据“分红收益+未来收益”的未来收益评估法,评估生态资产的经营权价值,建立权责相等的合作机制。

      实操性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成员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在实际操作中,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参股,并拥有表决权和附加表决权,其代表股份是否同权拥有集体委托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型资产的经营权。

      对策建议:股权深度合作。村委会尝试把国家投入的基础设施投资评估作价委托给合作社,作为合作社的出资方参股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固定资产或现金方式出资参股合作社,股权占比不超过20%,实现双方的股权深度合作,促进村企融合。

      期限性困惑。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署的耕地和资源性资产的合作有效期截至二轮土地承包期限(2028年12月31日),尽管中央明确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合同中也约定到期后续签,但由于合作社拥有的经营权是全体村民和村委会赋予的,如果出现不同意见与选择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对策建议:人员交叉任职。根据股权合作,安排村委会、合作社负责人和公司负责人交叉担任合作社与公司的董事或监事,行使决策监督职能。

      权责性问题。由于资产评估滞后与耕地、资源性资产具有的不可破产性,经营权处置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都不成熟,抵押、变卖等处置方式还不具有操作性。合作社以租赁方式把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流转给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即双方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合作社不承担有限责任,即保收不包赔。“合作不合股”机制限定了村企融合的发展。

      对策建议: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村企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提升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拓展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空间,以共享为核心,建立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6个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建设的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全域有机农业协作组

      存在的问题:

      1、老龄化问题凸显,劳动力出现不足。

      车河有机社区调研走访了28户常住村民,合计总数为100人。其中60岁以上21人,占21%。在老龄化定义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大于10%即为老龄化,可见车河有机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之高。在种养生产劳力中几乎均为60岁以上社员,目前车河劳动力应对现有工作量已经显现不足。今年7月份除草工作量大,就曾从县城雇用了二十几位劳力帮忙,雇佣劳力也是60岁以上人员。

      随着近几年车河有机社区发展,已有十余名村民主动返乡就业,目前青年人主要选择在公司工作。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在公司工作的年轻人至今未婚,对于未来发展缺乏规划意识。有关分析显示,村里生活成本低,单位家庭平均年支出约为两万元,年平均净收入73563元。这一经济收支状况是吸引车河人返乡务农的重要因素。2020年以来,城市就业难度加大,进城打工者有返乡的意愿,但是如何解决返乡者关心的系列问题是当下乡村工作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

      2、老年村民群体代谢性疾病多,需要重视健康状况。

      胡跃高曾在《论全域有机农业建设战略》一文中指出:我国因化肥、农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泛滥。而食品安全领域的变化基本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公众健康。与日常生活及饮食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代谢病患病率、患者规模短期内井喷式上升,三大代谢病规模均排名世界第一,呈现突发、高发、 普发、续发态势。

      上述观点在本次车河调研中也可见一斑。心脑血管疾病中,患脑梗的有4人,占一半以上,由脑梗引发的并发症状影响老人自理能力。老龄代谢疾病每年的治疗费用也是家庭的一笔支出大项,调查表明,这笔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26%,存在因病致贫隐忧。

      3、乡村教育资源缺失是影响乡村社会生机活力的重要因素。

      车河有机社区长期没有学校,乡村教育是促使乡村人群流动的内驱力。本次调研发现,尽管红石塄乡有小学、临近的龙渠沟有机社区也建立了新校园,但考虑到学校质量与方便管理等因素,初中、高中学校多集中在县城及以上城市。有3户左右家庭选择到私立学校就读,这样能免去在城市的租房费用,但家庭无疑会承担更高费用。如平均一个孩子一年8000(学期学费3600元,书本费400元)元学费,占家庭支出的39.8%。调研中得知,社区村民受教育水平低,上学是大家一致的追求,几乎所有家庭都因孩子未来教育问题而选择离开乡村。学校与高质量的教育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乡村文化传承面临断代风险。

      每个乡村都是国家乡村文化的源泉,是国家历史文化活的博物馆的一部分,然而乡村文化知识随着乡村凋零正在消失。车河有机社区有挖中药材、放牧羊的习惯,也有治理山坡地,植树、种粮、养猪、养牛的习惯。本次调研中见到村里老人挖到野生草药,山上的常见草药有苍术、柴胡、黄芩、串地龙等七十多种药材。苍术、柴胡的价格很好,干柴胡为30余元/斤。另外,在民俗博物馆下,恢复修建了龙王庙,每年阴历六月十三,都会选举一位有威望的长者代表村里祈雨。

      车河有机社区红色文化浓郁。抗战期间,灵丘抗日政府转移驻扎在车河观音梁,领导组织反白区斗争和抗日斗争。战争年代一批青年加入革命队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村里的年轻一代大量往城市流动,上述民间故事与记忆被不断湮没,大大小小的乡村农业文化传承面临着断代风险。

      5、有机生产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有机农业是面向生态文明时代最高水平的农业,与常规现代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特别是全域有机农业对技术、管理和人才的要求更高。当前,车河的有机生产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原因有三:第一,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高中及以上学历只占8.2%;第二,农业人才严重缺乏,不稳定;第三,高科技农业成果引入量较少。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一般高于常规生产的30%—50%。在没有找到很好替代措施的情况下,病虫草害防治等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

      目前,车河有机社区主要作物为玉米、谷子、黍以及土豆,也有蔬菜、果树种植栽培与草地林地资源管理,关于有机认证的方式方法问题有待于解决。此外,在羊肚菌与灵芝栽培方面,因土壤重茬引起的病虫害问题已经出现。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效结合的问题等均有待于解决。

      6、有机社区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健全与完善。

      调查中村民反映,有的房屋屋顶渗雨、墙皮脱落,未能及时修缮,此外还有房产证发放问题。社区仍在不断建设完善中,未来社区与合作社需要做好更加细致的工作,如制定社区行为规范,集资建造各种公共设施,完善社区福利等,让老有所依所养,幼有所育,壮有所用,形成人人参与有机社区建设,共享有机生活的氛围。

      未来建设的对策建议:

      1、坚持用全域有机农业思想指导建设。

      全域有机农业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建设内容与建设途径。有机生产、有机社区、乡村社会是拉动其建设的“三驾马车”。唯有三者兼顾,才能完成全域有机农业建设。

      车河有机社区8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全域有机农业是可行的,具有独特的发展前景。如今的车河有机社区已初步建立起有机农业产业,有机社区建设初具规模,乡村社会建设已经起步。

      未来建设中,要发挥合作社的建设主体作用,稳步扩大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发展有机作物生产、有机家畜生产和有机微生物生产,用微生物生产联系起作物生产和家畜生产,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在有机社区建设与经营中,继续发挥企业优势,完善科学的区域结构布局与区域内精细化建设及可持续性建设;在乡村社会建设中,关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保障社会主义乡村建设事业欣欣向荣。

      2、将乡村社会作为未来建设的中心任务。

      乡村社会建设是关注民生、解决农民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设,关系到村民对社区建设是否认同、是否愿意为社区建设尽心尽力,是激发社区建设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将其作为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

      调查中发现,车河有机社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村民还不能完全吃上自己生产的有机农产品,有机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村民需求,有机生活存在不足。未来乡村有机社会建设要从吃上入手。要让企业、合作社与村民认识到“有机”的重要意义,将“有机”二字融入日常生活中。社区要通过组织建设,安排好村民养老、医疗、社区设施维护以及教育等基础生活。在此基础上,不断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矫正建设基本方向,完善社区福利制度,激发全社区群众热爱生活、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热情。

      3、大量吸引各类人才加入到社区建设中来。

      乡村劳动力不足是全国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农村人口外流是乡村与城市长期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大量乡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也有人在四处闯荡,苦苦坚持。车河有机社区作为全国乡村建设的佼佼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产业发展日益丰富与成熟,未来要做的是继续推进合作社事业,在合作社与企业带领下扩大社区集体经济,首先让外出打工者看到农业也能创造可观收入,发展潜力巨大,努力吸引进城务工人员返乡。

      从更广泛的乡村振兴进程观察,车河有机社区集体事业发展也要借助外力。未来要做好车河事业的网络宣传,建立自己的网站,将建设历程、取得的成就等持续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大家认识到车河之美。车河有机社区需要做好准备,提供条件,欢迎有志于乡村振兴的年轻人、大学生、退伍军人、乡贤等各类人才,利用各家所长,共同谋划车河美好的未来。

      4、有机农业生产走系统化、多样化与可持续化道路。

      有机农业生产好比是推动全域有机农业发展的血液循环系统,关系到车河有机社区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车河有机农业生产虽然包含了有机作物生产、有机家畜生产和有机微生物生产,但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生态环境效应一般,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此外,三者间还存在各自独立,沟通不畅、不协调发展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要用系统学思想指导,统筹兼顾三者生产。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各自为营,闷头苦干。合作社、企业要分别在内部与彼此间建立起有效交流机制,统一管理,分工合作,高效利用社区内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推进发展。部门与项目负责人定期汇报生产,将各自问题搬上台面,在讨论中找寻最优解决方案。在各生产单元内部细化工作,寻找短板,发现不足,优化及发展新的生产内容与生产途径,如可以增加种植和养殖品种等;在各生产内容间彼此交融,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形成新型产业,如作物生产和家畜生产之间可以发展饲料产业和有机肥产业。在生产内部和生产之间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在完成系统化和多样化建设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5、将幸福感与美感注入到有机社区建设与维护之中。

      车河有机社区建设成果显著,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然而村民的精神生活依然有大的改善空间。在未来社区建设与维护中,要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美感作为新的工作方向,满足老人、妇女、儿童和青壮年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继续发掘当地红色文化、古代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规划和开展相关文娱活动。让村民在追忆艰苦岁月的过程中,提升对当今幸福生活的认同感;在学习古代历史兴衰更替的过程中意识到发展过程的重要性,避免急于求成的思想与行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生态价值。让村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同时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社区发展,心平气和、不急不躁,朝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前进。

      6、推动大众科学化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域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乡村建设与发展认识,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建设行为,其建设发展必然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将进入大众科学化时代,乡村建设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只有科研人员才能搞科研,并不只有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才能做学问。车河有机社区要自觉地走在大众科学化时代的前列,推动大众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三方面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科技创新是支撑生产力发展的基石,最先进、最实用的农业科技一定诞生在生产第一线。目前车河有机社区的土地已达到有机生产标准,车河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并让村民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工作之中。在村民与科研人员交流的过程中,让村民意识到自己祖祖辈辈传承的生产经验也是科学技术,只是没有经过科研流程,只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研究总结,就能发展出最适合车河有机社区的生产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的农业科学技术还被冷落在实验室里,仅靠科学家自上而下进行推广,影响力有限。未来,车河有机社区要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实时关注农业科技前沿,积极主动引入实用技术,做好科技推广的行动者。

      人才培养是承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促进车河有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合作社与企业要定期开展科教活动,培养村民和员工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社区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

      大众科学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科学在车河有机社区扎根落地,用科学唤醒车河有机社区的新鲜活力。科学与农耕文化结合还将生发出新的旅游业发展点,企业要知晓农业生产活动背后的自然科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春耕、秋收、放牧、采药、狩猎等农事体验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尤其是儿童来体验,让大人有所感悟,让儿童有所学习。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深化车河旅游业内涵,打造车河名片。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车河模式的7点探讨:希望与优化
  • 车河模式的8大价值:放大与复制
  • 车河模式的18条做法:实践与突破
  • 车河模式:全域有机农业运动的中国方案
  • 车河模式:探索生态扶贫新范本,开启乡村振兴新路
  • 灵丘有机产业实践:中国“再农业化”之路
  • 乡村振兴的中国路径:完成从思想到行动的生态文明
  • 中国实践:有机农业背后的生态文明转型与乡村振兴
  • 主编推荐 ...
  • 雄安新区/房价/最新消息@雄安新区周边房产可以投资吗

  • 五部门联合约谈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

  • 雄安新区的房子还限购吗,房子是多少年产权的?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CopyRight 2017-2018,Power By http://www.xachina.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雄安中国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雄安中国网     京ICP备170238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