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资讯>正文
  • 企业如何避开集中采购背后的“暗礁”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雄安中国网 2025-04-23 09:43:48
  •   文/翟婷婷 华北理工大学

      随着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集中采购已逐渐成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与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策略。然而,集中采购也会产生诸多潜在风险,诸如供应商选择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这些风险若未能得到及时识别与有效管控,将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及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剖析企业集中采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集中采购面临的各类风险,为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识别企业集中采购的风险

      集中采购虽然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风险,包括供应商风险、质量风险、交付风险和合规风险。其中,供应商风险尤为突出。引发供应商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供应商选择不当、供应商实力不足以及供应商违约等。该风险将直接波及企业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交付时效以及成本,对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质量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它主要是指采购物资质量不达标而给企业带来的沉重损失。由于集中采购涉及的物资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因此企业难以对每一批物资都进行全面检验。一旦物资质量出现问题,将直接损害企业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交付风险则是指供应商交付延迟或交付的物资不符合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集中采购涉及的供应商较多,企业难以准确评估每个供应商的交付能力。如果交付环节出现问题,企业的生产计划将会被直接打乱,从而影响供应的稳定性。

      合规风险则是企业集中采购中必须高度警惕的风险。采购活动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集中采购的合同通常较为复杂,如果存在不合规内容或未对供应商进行合规审查,都将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

      企业完善集中采购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为了有效防范风险,企业需要建立系统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从遴选、绩效评估到监督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在准入阶段,企业应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流程,以充分考察潜在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等关键因素,确保可以优中选优。同时,企业应与合格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期开展绩效评估与反馈工作。通过对供应商的交付表现、服务态度等进行量化考核,企业可以客观评价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是否开展后续合作的参考。对于绩效不达标的供应商,企业应及时告知其整改要求,督促其整改。必要时,企业应当更换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风险。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供应商的日常监管。通过定期走访供应商、开展质量抽检等方式,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供应商存在的问题,确保供应商能够持续满足自身需求。

      加强质量管理和检验。为防范集中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风险,企业应当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体系。企业应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同时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制定明确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在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企业应对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为后续质量管控工作提供坚实依据。对于重要物料和关键部件的采购,企业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以确保物料品质可靠。在进厂验收环节,企业质检部门应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对物料进行检验。对于成批的物料,企业应按照AQL(接收质量限)标准进行科学抽样,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应坚决予以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整改。针对进口的机械设备,企业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查验设备的技术参数、环保性能等关键指标,确保设备的实际状态与合同要求完全相符。在供应商的日常管理中,企业还应定期派出质量工程师审核供应商的质量体系,以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从源头上降低质量风险。

      优化交付管理和监控。为有效降低集中采购的交付风险,企业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交付管理和监控体系。首先,在供应商遴选阶段,企业就应对其交付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考察其生产能力、库存管理水平等方面,确保供应商具备稳定可靠的供货能力。在签订采购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应明确约定交付时间表和方式,为后续交付监控工作提供明确依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采购进度管理机制。采购人员应通过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与供应商保持沟通,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和交付状态。对于可能出现的交付风险,企业应提前进行预警,并督促供应商采取应对措施。对于延迟交付的供应商,企业应深入分析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处理。对于故意延迟交付的供应商,应进行违约处罚;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供应商,可适当给予一定的宽限期,但要加强后续管控,确保交付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对于关键物资和大宗物料,应尽量选择口碑良好、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承运,以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或丢失风险。

      加强合规审查和合同管理。要想规避集中采购的合规风险,关键在于加强事前的合规审查与事中的合同管理。在采购项目立项时,企业就应评估项目的合规性,特别是对于重大采购项目,务必要由法务部门出具合规意见。在供应商遴选和采购谈判过程中,企业同样需要寻求法律人士的协助,以有效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前,企业法务部门需对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仔细排查合同中的漏洞,在确保合同条款合规性的同时,还能充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应携手法务部门,及时跟踪合同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对于合同纠纷案件,要做好法律资料的收集和应诉准备工作。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合规教育,引导其严格遵守采购管理制度,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采购环境。

      集中采购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集中采购风险管理体系,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设计。针对供应商风险、质量风险、交付风险和合规风险,企业应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通过采取这些举措,企业能够有效规避集中采购风险,确保集中采购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同时,集中采购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企业应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管理体系,以便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企业如何避开集中采购背后的“暗礁”
  • 朱华荣:流量将成为企业领导人的重要生产力
  • 周群飞:资本赋能 蓝思科技如何推动产业升级
  • 徐立:商汤用“三位一体”降低计算成本
  • 龚宇:从恶性竞争到风险共担 视频行业价值回归
  • 纳税筹划驱动会计核算流程重构
  • 企业集团如何构建资金池管理与司库体系的协同机制
  • 地下车库精细化管控:商业地产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 主编推荐 ...
  • 雄安新区/房价/最新消息@雄安新区周边房产可以投资吗

  • 五部门联合约谈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

  • 雄安新区的房子还限购吗,房子是多少年产权的?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CopyRight 2017-2018,Power By http://www.xachina.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雄安中国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雄安中国网     京ICP备170238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