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立 武汉市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在全球生态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关乎人类命运走向的重大议题。绿色发展以其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势,以及能够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作用,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但绿色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立足生态文明视角,精心选择并不断优化其实践路径,以此实现经济社会模式的深度变革。
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在以往的发展路径中,资源被过度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生态保护强调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严格遵守生态法则,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为此,我们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有效降低工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努力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态势日益激烈,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因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而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发展方向转型。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中,新能源产业尤为突出。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提高社会福祉和公共健康水平。环境污染问题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倡导绿色发展,旨在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此,有关部门应大力普及绿色出行方式,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工作,并积极开展绿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这些绿色举措的逐步落实,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
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当前社会已广泛认同绿色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其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加上部分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未能达到环保标准,因此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绿色产业发展不平衡,且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如今,绿色产业在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以新能源领域为例,我国部分地区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因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也未达到预期水平。同时,我国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创新潜力还有待深入挖掘和释放。对于高效储能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我国目前还较为缺乏自主可控的技术来源,这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此外,部分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导致自身的环保技术的升级进程缓慢,绿色经济的竞争力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难度大。在当下阶段,资源导向型城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短时间内则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些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对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持观望态度,导致环保政策的实施成效未达预期。因此,如何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就成为地方政府必须解决的难题。
公众环保意识有待强化。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不能仅凭政府或企业的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部分地区,公众的环保意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垃圾分类不到位、过度消费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屡见不鲜,这无疑会对生态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想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并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并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近年来,我国风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因为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为企业投资建设风力发电设施提供有力支持。企业也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投身风电项目运营,并不断加大对风电技术的研发投入,以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效率并降低成本。随着风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它已逐渐成为能源结构调整和企业商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纷纷利用风能这一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内蒙古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部分企业通过成功运营风电项目,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严格控制自身的污染物排放,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以长江流域的污染治理为例,近年来,流域内的众多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致力于实现清洁生产。它们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广泛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以提升污染治理成效。此外,部分企业还主动参与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它们通过投资植被恢复项目、湿地修复工程等,为改善水质、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实现绿色发展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削减污染排放方面,其作用不可小觑。政府应当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同攻克绿色技术难题。同时,还应积极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以此优化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CCS(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例,它已成为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有全球顶尖的能源企业正在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CCS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先进的碳捕集设备,相关人员可以有效捕捉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安全输送到地下进行永久封存,从而避免其释放会加剧气候变化。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球范围内的高排放行业将有望减少碳排放,为达成碳中和目标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核心路径。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虽然现实中存在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阻碍了绿色发展的步伐。但若从政策、技术、产业及社会等多个维度同时入手,采取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同样能够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